> 文章列表 > “不如播种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播种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播种者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不如播种者”出自明代归昌世的《和陶杂诗七首》。

“不如播种者”全诗

《和陶杂诗七首》

明代 归昌世

晨朝理轻策,日暮脱归鞅。

行行林水间,修然濠濮想。

时见行路人,芒芒将焉往。

不如播种者,晴雨候消长。

野舟横可渡,不复愁河广。

深感田父言,耕耰戒卤莽。

¤

《和陶杂诗七首》归昌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和陶杂诗七首》

晨朝理轻策,

日暮脱归鞅。

行行林水间,

修然濠濮想。

时见行路人,

芒芒将焉往。

不如播种者,

晴雨候消长。

野舟横可渡,

不复愁河广。

深感田父言,

耕耰戒卤莽。

译文:

早晨整理轻便的车鞅,

傍晚卸下回家的马鞅。

行走在林木和水之间,

怀念修建水沟的美景。

看到行人匆匆赶路,

不知他们将去何方。

与播种的人相比,

不如等待晴雨的变化。

野船横渡河水,

不再担心河面宽阔。

深深感受到农夫的教诲,

耕耘与修整都要谨慎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明代归昌世所作,题为《和陶杂诗七首》。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为主题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耕耘劳作的理解。

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早晨出门和傍晚回家的情景,以轻便的车鞅、马鞅为象征,展现出宁静和轻松的氛围。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行走在林水之间,怀念修建水沟的景象,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人工建设的思考。

之后的两句提到了匆匆赶路的行人,作者对他们的去向充满好奇。与此同时,作者认为与辛勤播种的农夫相比,行人的行动似乎没有那么有意义。这里作者通过比较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尊重,认为等待自然的变化和播种的耐心比匆忙的行动更有价值。

最后两句提到了野船横渡河水,表达了对河流宽阔的不再担心和自由自在的心情。最后一句“深感田父言,耕耰戒卤莽”,表明作者深受农夫的教诲,认识到耕耘和修整的重要性,警示人们要谨慎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。

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劳动的向往和理解。同时,通过对比行人和农夫的行动,表达了对劳动价值和自然规律的思考,给人以启示和反思。